2023-06-26
以下内容来自:第一财经陆家嘴高端访谈栏目HOW专栏
以“海”的博大深远助“松”的四季常青,成立第五年的海松资本管理规模现已超过250亿元人民币。其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产业链以及生命科学四大领域,赋能的多个企业已经成为或正在快速成为行业龙头,其中超过十个企业成功IPO。
第一财经陆家嘴邀请海松资本CEO、管理合伙人陈立光做客HOW专栏,与这位科技大咖聊聊硬科技。
陈立光
海松资本CEO 管理合伙人
陈立光先生在2018年创立海松资本,担任公司CEO、管理合伙人。此前,他于2005年回国创办多家企业,涉及科技、金融、能源、文旅、医疗等板块,业务分布在中国主要省市、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回国前,他在美国学习工作十余年,曾先后供职于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Emerson Electric)、麦肯锡咨询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等国际知名企业。
陈先生还担任中国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绿色能源基金副主席、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理事、芝加哥大学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Culver Academies 校董、北京理工大学校董会副董事长、北京电影学院理事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个人捐款累计超过2亿元人民币,用以支持各项公益事业。曾获得“2016中国经济创新领军人物”“2017中国发展十大改革人物”“2020年度中国芯片半导体领域投资人TOP20”“中国2020年度投资人物TOP50”“2021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人”“2022行业影响力人物”等一系列荣誉。
从连续成功创业者到成为个人LP再到建立海松资本,您是怎么考虑的,并选择进入到硬科技这个赛道?
陈立光:首先,我在回国之前,主要从事的是科技行业的研发和工程工作,在像Oracle Corp.(甲骨文公司)这类非常优秀的科技公司工作多年。所以自身对科技行业一直保持着热情,也从每一次的经历中累积了不少经验。
因此我在2005年回国创业的时候,也是选择创办了两家高科技企业,推出了类似于WhatsApp的软件产品,以及一个我们至今还在运营操作的北斗智能网联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涉及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ADAS),近年来业务增长迅速,目前年营业额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我也在新能源、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创办过企业,总体而言都是跟随着科技行业在前进。
2017年底,我认为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转型期,当时传统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去产能、去泡沫,同时继续大力支持倡导科技创新。当然,也由于我在那段时期对芯片、半导体、AI等最前沿的科技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进场时机,便在2018年创立了海松资本。
海松资本投了非常多硬科技领域的明星企业,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投资逻辑吗?
陈立光:第一,必须要保持专注。海松资本一直深耕在硬科技领域,尤其聚焦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与SaaS云计算等这几个方面。现在投资已经进入到深水区了,我们内部称为“投资2.0”时代。当年,电商、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等主要还是靠模式创新,创业企业只要能拿到足够多的钱,就能通过烧钱把竞争对手“烧死”,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由于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企业不惧怕短期内出现的亏损。在这种环境下,投资机构的投资模式比较简单。只要大家集体选择投资某一家企业,给予其足够资金,该企业就很容易成为赢家。之后,投资机构就可以坐享投资成果,运气好、选得对有可能实现百倍甚至千倍的投资回报。可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专精特新,各行各业都有多个头部企业,大家各有千秋、各有机会。这就对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产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还要真正能够为这些企业赋能。所以,在当下这个投资2.0时代,投资机构必须要保持专注,深化行业理解,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第二,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我们团队本身以及我们很多LP和合作伙伴,都具有产业背景。我个人创办了多个企业,在创业十多年后才成立了海松资本,对我们目前专注的几个产业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和资源。我们不仅通过投资,把这些资金投回到优秀的、具备重大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中去,还通过拓展、整合、运用我们团队在多年创业和在任职大型产业公司高管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经验,真正做到服务于产业。举个例子,我们之前投资了目前国内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最领先的企业之一——屹唐半导体,海松是它最大的外部股东,也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从投资伊始,我们就从各个方面协助公司,包括拓展下游用户如晶圆代工厂、协调政府部门关系、对接海外上游和下游资源等等,陪伴着公司一路成长;还有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的“中科海松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已经孵化出了十几家企业。我们想要做的是支持创新项目,为产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和价值提升。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海松资本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投资创造价值”。有能力、有意愿和被投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投资机构肯定是凤毛麟角,而海松资本已经通过对数十个被投企业的深度赋能,用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投资能力。
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您觉得在接下来的5年内,硬科技领域的投资趋势是什么?
陈立光:总体来说,我认为科技产业投资不仅需要前瞻性的布局,还需要长期的坚持,而不只在一朝一夕。比如,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表面上高峰期已经过了,现在可投的标的少之又少。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领域还存在很多潜在机遇,因为在我国这些领域仍处于发展期、上升期,市场需求还很大,国家将长期保持政策、资金的投入和支持,产业方也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扩张,人才资源也将持续投入和发展。
当然,不同垂直赛道的投资逻辑也是不同的。以半导体行业为例,中国的半导体终端应用市场占世界的60%,但是我国无论在高端集成电路设计,还是在半导体装备制造、材料供应等方面,大概只有10%的份额能够由国内企业提供,其他都严重依赖进口。60%的市场、10%的供给,这就蕴含着很多发展的机遇。因此,在这个领域,我们的投资逻辑是in China for China,首先要满足中国市场。而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试炼之后,真正提升了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我们还可以走向世界。
再以新能源为例。鉴于目前中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的30%,国家出台了“30·60”双碳目标战略。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来说,一方面响应国家战略、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投资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这些产业本身存在广阔的投资空间和机会。由于在产业链、制造业与人才方面积累了多年的优势,中国的新能源领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成本方面,中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除了国内市场,我们还面向巨大的国际市场。在动力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单晶硅多晶硅等领域,中国都占据了80%的全球市场份额。所以,在新能源这个领域,我们的投资逻辑就是in China for global,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那您觉得最近火热的生成式AI对硬科技领域有什么影响?
陈立光:毋庸置疑,这肯定是革命性的进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比如,现在的ChatGPT仅仅是4.0版本,就已经能够替代很多简单重复的人工工作,甚至可以做一些创造性的事,包括编程等,而且还在不断迭代中。我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革新。
Open AI虽然是初创公司,但是因为有微软的巨大数据支撑,所以它已经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领先。我认为互联网公司在高科技方面,尤其是AI领域要紧追猛赶,因为这方面的突破能够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也非常欣慰地看到国内的大厂已经在奋起直追、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平台。这个领域将催生出很多新的机会,当然更多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垂直应用领域,海松资本也在对相关企业进行评估,已经考察了很多投资机会。
面对目前硬科技领域火热的投资氛围,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
陈立光:以我近几年的观察,之前由于全球局势、地域政治变化以及市场相对动荡,国内对于引进国外企业确实存在一些障碍。譬如,就算我们的收购价格比某些国外企业自身的市值高很多倍,但他们可能也出于一些政策因素考虑而不为所动,这让国内科技行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世界接轨等方面遭遇了挑战。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在工程师红利、制造业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能够产生引领世界的创新技术。举个例子,我们在高铁、核电等领域都已经诞生出行业公认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去年已经占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更不用说我们在动力电池、光伏行业的压倒性优势。
因此,实际上,就算当下面临着相对严苛的局势,依然有很多机遇。只是可能现在的环境有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见得每个人、每个机构都能抓得住。因此一定要深耕产业,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才能够挖掘到优秀企业,同时,也要兼备耐心,以长远目光看待投资,陪伴企业长期发展。
就像您说的在如此的大环境下,投资的风险值变高了,周期也随之变长,您认为作为一个投资人或者说企业家需要保持怎样的心态?
陈立光:在目前的环境下,基本上大多数的投资机构言必谈及硬核科技。但我认为实际上每家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基因和特色,彼此之间的投资理念也是不同的,如果一窝蜂追求同一个赛道,或者说现在大家都去投早投小,实际上也是不太健康的。就像以前大家都去追风口,但是一旦风口过去了会摔得更惨。因此对投资机构来说一定要坚持不忘初心,坚持长期主义,并时刻保持敬畏心和严谨的投资态度。同时,对估值要保持高度敏感,因为如果估值过高,不仅对投资机构而言压力增大,还可能直接导致后续无法退出,同样不利于创业者及企业家,也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良性、长期发展。
比如,现在港股有60多家通过“18A”上市的生物创新药企业,这其中80%的企业市值都暴跌80%以上,资本市场蒙受了几千亿港币的损失,致使投资者们都“谈药色变”,这实际上是多输的局面。现在,尽管很多生物创新药企业不惜折价,融资仍难上加难。这完全破坏了这个行业的生态,使多年来逐步建立的产业一夜回到起点,目前看来重建之路十分漫长,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所以无论是企业家、创业者,还是投资机构都必须保持理性,对待高估值一定要保持敏感,更不能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长期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 第一财经陆家嘴高端访谈